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科技赋能“安居宜居+现代建造”,高质量发展住建力量在行动!

     2月8日上午,东莞市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动员推进会在市住建局大会议室顺利举办。会议聚焦“安居宜居+现代建造”住建特色,对《加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若干措施》和《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若干措施》作内容解读,全市检测企业、预拌混凝土企业各5家企业负责人代表现场签订责任书

image.png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卫东出席会议。全市17家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33家检测机构和48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会。

(小标一)协会代表齐聚一堂,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image.png

 今年,市住建局局提出聚焦“安居宜居+现代建造”住建特色,全力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动员推进会现场,17家建筑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齐聚一堂,共话高质量发展住建蓝图。其中,包括市建筑业协会、勘察设计协会、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预拌混凝土协会、绿色建筑协会在内6个协会会长围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作汇报发言。

image.png

     市建筑业协会会长翟洪恩表示,东莞建筑业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占主导地位,建筑工业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强,创新发展动能偏弱,关键领域与环节仍不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协会将从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开展人才工作、发挥创优评优引导作用、开展《建筑施工过程碳中和的评价标准》编写工作等方面助力东莞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新年伊始,省市各级政府大抓高质量发展的信号非常明确,气氛非常热烈,我们勘察设计行业也大受鼓舞、干劲十足。”市勘察设计协会会长江茜表示,勘察设计企业是智力密集型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是人、是人才,下来协会将着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并逐步建立东莞勘察设计各类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落户东莞。

image.png

市建设监理协会会长宋太安表示,东莞本地监理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航母型”“旗舰型”领军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没有真正意义的全过程咨询资质企业。他建议,东莞应大力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试点示范工作和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逐步建立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相适应的项目审批和监管制度。支持监理企业向投资咨询、勘察、设计、造价等领域增项扩能,努力培育一批智力密集型、技术复合型、管理集约型的大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

image.png

      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会长徐伟峰作报告时表示,近年来,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开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数量激增,但其中的部分检测机构恶性竞争、违规操作,给工程埋下了质量隐患。“这些现象的杜绝,不仅要靠主管部门的监管,更需要我们检测机构的自律,客观公正是我们的从业守则,也应该是我们的共同底线。”徐伟峰说。他表示,下来协会将积极配合支持市住建局加强检测行业、检测市场的监管,积极响应和支持检测监管政策的调研工作,广泛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公益行动,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

image.png

市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陈光表示,预拌混凝土是工程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材料,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其是工程质量保证的源头,是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是预拌混凝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预拌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此外,预拌混凝土企业也要肩负起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任,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落实日常安全生产检查,时刻将质量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

image.png

      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邓建军表示,东莞绿协作为东莞市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落实建设领域科学发展观、优化城市产业发展环境和推动城市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社会组织,有义务也有责任贯彻落实市政府“一号文”,助力全市建筑行业产业发展。协会会员单位中有众多材料设备生产企业,如何支持会员从产业发展是协会接下来的重点工作。image.png

(图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各镇街(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管所分会场通过视频参会。

(小标二)科技引领品质提升,“数字住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随着东莞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东莞市民对城市品质、城市面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宜居城市、建设高品质好房子,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方便、舒心、美好势在必行。

image.png

 谢卫东表示,本次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动员推进会是住建系统内首个高质量发展大会。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以科技促品质提升。

“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要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为人民打造高品质建筑产品。”谢卫东直言道,要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城市这个目标任务,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科技赋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谢卫东表示,下来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法、新产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智能的现代建造方式,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建筑工人队伍培训教育,建设高品质好项目;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举全行业之力打造“数字住建”,加快建立住房监测信息、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等平台,深入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

【撰文】谢麦诗

【摄影摄像】郑家琪

 

摘自《南方+》 2023.2.8